孔子曰:【伺于君子有三愆:言未及之而言,謂之噪;言及之而不言,謂之隱;未見顏色而言,謂之瞽??鬃诱f:【隨侍君子時容易犯三種過失:話沒到該說時候就說,這就是心浮氣躁;話當說而不說,這就是隱匿之過;沒有觀察君子的神色就說話,這就是不懂言語分寸,猶如盲人說話不看對方,大為失禮,所以也是過失。
看來君子真是"毛病超多啊",孔夫子既然有這個語錄提示,說明其中必然有一定的道理,我們從中能學到什么呢?君子以禮處事,以禮待人,講究規(guī)矩,這是我們應該去追求的,電影《老炮兒》里老炮兒凡事都要講個理,這個理跟"禮"還是不太一樣的。
《禮》云:"男蟄玉帛禽鳥,女蟄棒栗棗修."可見,重禮之俗,古已有之.西晉魯褒《錢神論》中的司空公子對蒸毋先生"以清談為筐靡"的觀點嗤之以鼻,可見,貪"禮"輕"理"之人,古亦有之.禮做為人們交互情誼的方式,確能增進感情、改善關系,然一旦牽入利害關系,就變味了.有用禮擺闊的,有用禮開道的.前者似對他人無甚大害,后者卻貽害無窮.有資格被送禮的,手中多有送禮者需要而沒有的東西.你有"禮",我管"理",以"禮"換"理",各取所需,不亦樂乎?于是送禮者一邊"不成敬意"地示之以禮,受禮者也一邊謙道"無功不受祿"地笑納.然而,這場交易卻是以"理"—原則的喪失為代價的.人與人之間有此惡習,國與國之間竟也有效尤者.非洲一些國家抵擋不住臺灣當局"金元外交"的攻勢,在厚贈面前失"理",放棄了原則.貪"禮"之害莫不大矣!"理"應是一個人乃至整個社會崇高的道德法則,決不能因物質利益的驅使而放松精神的防線."禮"之成風,"禮"之泛濫,必然導致"理"的渙散和瓦解.一個抽去脊梁的國家和民族,還能生存多久?因賂而亡國的,歷史上比比皆是;因貪"禮"而忘"理",終遭縹繼之禍的,也大有人在. |